掏出手机,通过阅读软件开启读书时间;戴上耳机,在有声书播讲者的娓娓道来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数字时代的阅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日前,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567.02亿元,用户规模已达5.7亿。
谁在读?怎样读?读什么?透过这份数字阅读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全民阅读“新风尚”。
谁在读?
从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上看,2023年较上一年增长约4000万,增长率为7.53%。
进一步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占网民规模的比例为52.19%。这是数字阅读用户在全体网民中占比首次达到一半以上,展现了数字阅读在近年来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
5.7亿的数字阅读用户构成是怎样的?
报告显示,2023年,19-45岁的数字阅读用户依然是绝对主力,占比约62.70%。但值得注意的是,60岁及以上年龄用户占比由2022年的2.74%增长到了4.20%。
相关分析认为,60岁及以上年龄数字阅读用户占比的提升表明,一方面,数字阅读用户中该年龄段用户的阅读积极性在提升;另一方面,伴随银发经济快速发展,银发群体阅读市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在数字阅读用户人数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同比增长22.33%,成为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
“一方面,国家大力推进提升全民数字文化素养,加大优质数字内容供给,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数字消费空间;另一方面,包括大众阅读、有声阅读和专业阅读在内的主体阅读形式的规模和增长率均保持着扩张态势,加之广告营收模式的助力,推动了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敝泄粝裼胧殖霭嫘岬谝桓崩硎鲁ふ乓憔?。
怎样读?
从电脑阅读、手机阅读,到电子阅读器阅读、听书,伴随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方式不断变迁。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数字阅读进行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作品和电子书的数量占比约为67.46%,有声阅读作品数量占比约为30.68%,其他类型作品(包含专业出版和服务机构的在线课程、多媒体资源等)数量占比约为1.86%。
一些读者表示,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进行阅读,可以把大部头装进“口袋”,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充电”,是实现知识积累的有效方式。
山西太原的退休工程师程爱琴是一位“听书”爱好者。她认为,这种“阅读”方式对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十分友好,而且除书本内容外,播讲者会在叙述中揉进他们的情感和见解。
张毅君介绍,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前沿技术与文化产业加速融合,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正推动数字阅读步入更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我们致力于开创AI驱动的儿童自主阅读数字新模式,通过AIGC对话模型,为孩子们提供互动性更强、更富有创意的阅读环境?!卑呗矶芯吭涸撼ば藜衙魉?,“随着时代发展,孩子们面临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数字阅读时代得到更愉悦的阅读体验,从小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p>
“我们正积极打造数字人农家书屋。当农民朋友走进农家书屋,智能的数字人会为他们推荐书籍,科普农业知识。比如秋分时会推荐收割、储存等相关书籍,芒种时节会提醒注意防虫、施肥?!敝形脑谙叨鲁ぜ孀懿猛诮樯?,“通过数字人与农家书屋融合,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阅读环境?!?/p>
读什么?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作品总量为5933.13万部,同比增长12.54%。
庞大数字之下,哪些类型的作品更受欢迎?
报告显示,2023年,用户在阅读电子书时的题材偏好前五位分别是文学小说、漫画绘本、历史社科、搞笑幽默和人物传记;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时,题材偏好前五位是玄幻奇幻、悬疑推理、新类型小说、灵异科幻和武侠仙侠;在进行有声阅读时题材偏好文学和人文历史。
随着《三体》《流浪地球2》《繁花》《狂飙》等影视作品热播,带动相关原著和《孙子兵法》等阅读量激增。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侯晓楠表示,爆款影视带来的“书影联动”效应愈发显著,随着数字阅读蓬勃发展,一边看书一边评论所打造的“社交共读”场景也激发了人们的阅读热情。
与此同时,数字阅读作品持续“出?!?,成为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出海作品总量为76.24万部(种),同比增长23.35%,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在北美、日韩以及东南亚等传统出海地区市场地位继续得以巩固的情形下,拉美、非洲也纳入数字阅读作品出海重点方向。
“聚焦‘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积极拓展多语种多地域海外翻译,目前已出?!兑灰恫?,千夜话》等优秀作品超1000部,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边涔臼执接邢薰咀芫碛诤剿?。
专家认为,数字阅读优质内容正呈现多元发展态势,高质量数字阅读渐成气候。通过加快走出去步伐,丰富多彩的中国数字阅读作品也令越来越多的海外受众深入感知中国文化。
记者:史竞男、王鹏、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