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赵秋玥)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做客新华网。在推进数字化构建“一张网”的过程中,熊群力认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毛嘉伟 摄
主持人:当前,中国正在探索数字中国建设的道路,您认为在推进数字化构建“一张网”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熊群力:信息化对于现代中国来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推动国家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是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新一代的信息基础设施。
当前,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数字层面,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数据的表达。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成为一个国家新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实现数据的本体化、标准化、一体化,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由“万物互联”向“万物数联”演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字为基础、网络为支撑的数字经济资源开发服务平台,为政府的服务转型提供资源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内,构建全要素的感知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搭建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平台,实现感知、传输、存储、开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增值应用,助力政府提供更具价值的公共服务,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提供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
简单说来,就是从传统的信息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到数据层,通过标识识别、标准接口、标准存储定义方式,把各种感知到的数据整合起来,并进行数据的开发建设,使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中心;然后再往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搭建起一个基于数据的服务平台,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服务,最终支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主持人:数据作为智慧社会的核心要素,将成为类似于水、电等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物品。未来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您有哪些思考?
熊群力:第一,大数据的应用,我国走在世界前列,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天然优势。中国人在应用方面的探索,非常踊跃且勇于创新。
第二,我国对大数据的理念和认识比较超前,但是具体到大数据技术,仍有很多差距。例如缺乏大数据的基本算法和工具。建议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也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激发内部活力,同时还要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一些新技术。
主持人:客观来看,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上的水平如何?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熊群力:整体来讲,近些年中国科学技术,包括电子信息领域进步特别大,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客观来看,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一是基础研究的角度,我们比较重视应用,但是在基础科学领域比较薄弱;二是虽然做了很多科研创新,但是相对而言比较零散,下一步应该在系统性、体系性布局方面加强。(文字:赵秋玥 张欣烁 剪辑:周淑仪 摄影:毛嘉伟 摄像/导播:潘彤 曹玥 潘越 陈扬 张翔 魏薇 主持人:刘燕 速记:孙云霞)